-
厦门大学“隔声护盾”助力冬奥列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 通讯员 欧阳桂莲)冬奥专列在以350km/h运行时,无论正常行驶还是穿行隧道,车厢内杯中水不动,耳畔无噪音。近日,许多乘坐过北京冬奥专列的外国运动员无比兴奋,他们描述乘车体验“像是在未来”。这是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肖望强教授团队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合作研发的专用粒子阻尼装置,其构建起一层隐形的“隔声护盾”,有效解决车厢中低频噪声的问题。本届冬奥会专列是世界上首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当速度越高时,风阻与摩擦越大,在保障车身结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320
-
外贸外资稳折射中国经济韧性强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接连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攀上又一高峰;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外贸外资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外贸外资实现稳中向好,折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2021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达56.7万家,增加3.6万家。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时间: 22-02-15 浏览次数:512
-
关注灵活就业带来的新命题近日,关于“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的讨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人对这一数据持乐观态度,也有人表示忧虑。理解2亿灵活就业人员带来的新命题,需要从灵活就业产生的原因、发挥的作用等角度深入分析,特别是要及时做好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工作。近年来,灵活就业岗位大幅增加,除了与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等因素有关,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进步。尤其是在移动互联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推动下,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孕育出大量新就业形态职业,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即时配送员、网络主播等。这些新就业形态职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去时间: 22-02-15 浏览次数:411
-
拓展乡村振兴的数字蓝海(人民时评)为乡村振兴进行数字赋能,有助于在数字时代推动城乡之间资源、机会等的均等化,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打开手机,远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温湿度调节、卷帘通风;“垃圾分类数字档案”分发到每家农户,分类投放垃圾可以通过电子账户积分变现;党务、村务、财务网上一键即达,政务服务网上办节约办事时间……一幕幕生动场景,诠释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久前印发的《数字乡村发时间: 22-02-15 浏览次数:810
-
福建省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记者日前从福建省人社厅获悉,为进一步支持企业稳岗稳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福建省一季度“开门红”,福建省出台一系列利好举措,要求各地提高奖补标准,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稳岗稳工。根据部署,福建省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延续实施至2022年4月30日。其中,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低至1%;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含)以上的地区,在现行福建省定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下调50%;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含)至23个月的地区,在现行福建省定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下调20%。为时间: 22-01-12 浏览次数:554
-
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乡村从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而言,中国的乡村代表着一种经济文化的类型,这种类型并非意味着它是属于某一文明进化阶段中的某一必然或不可或缺失的环节,或者某种依附论意义上的世界体系中对于所谓世界中心的依赖或者依附,它只是因为有其自身独特的品格和历史,也有其之所以如此的、真正适于其成长以及生存的那个空间。换言之,它自身成为了一种乡土中国意义上的持久而广大的乡村,有其自身的存在边界和图像,也恰是因为这种长久积淀下来的乡土性,或“乡土本色”,而有了其最具独特性的价值。用乡村去理解乡村对于中国的乡村文明而言,既然它是独特的,或时间: 22-01-07 浏览次数:341
-
福建高校“三创”教育活力强热度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比赛中,闽江学院选送的“渔鼎天——高品质野化大黄鱼生态养殖助力产业振兴”项目,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荣获“红旅”赛道创业组金奖。近年来,福建高校学子屡获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毕业生返乡创业成了新时尚,让家庭和乡亲打开“致富密码”。2021年,福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接农户、合作社、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业4.78万个,实现签约项目812个,帮扶总人数18.42万,产生经济效益3.22亿元。2021年暑假,集美大学“蚝壳惠民”团队的师生们来到时间: 22-01-04 浏览次数:336
-
聚焦万物互联 助力数字福建不久前,全国首个5G产业服务平台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上线。这个平台,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实现签约。它由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联合共建,旨在打造5G行业应用一站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它的诞生,成为数字福建建设的又一助力。作为全国第四个、福建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马尾是福建省物联网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发展高地。2017年,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落户于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显示,2020年,福建物联网产业产值约650亿元。从650亿元迈向千亿目标,任重道远。聚焦智能交通、智能管时间: 21-12-28 浏览次数:564
-
福建福清:全球最大单产聚丙烯基地冲刺投产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总投资40亿元的中景石化120万吨共聚聚丙烯项目建设工地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现场有两个施工单位近400人的队伍同时施工,为实现明年上半年投产的目标奋力冲刺。”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说。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自问世以来便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落地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之前,中景石化是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企业,但作为生产原料的聚丙烯,却每年大量依靠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时间: 21-12-21 浏览次数:523
-
减税降费为企业添活力时至年末,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步前行的税收政策领域,频频传来好消息。10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11月中旬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又明确,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利好接踵而至,让市场主体更有底气渡过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对于广大市场主体来说,“减税降费”是获得感很强的政策关键词。从2018年推出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到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时间: 21-12-21 浏览次数: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