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数再创新高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我校共有20项成果获2022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其中,特等奖获奖数相较上一届获奖数量实现大幅增长。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评价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核心指标,是全省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颁授的最高奖项,代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成果,在高校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近五年,我校累计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时间: 22-10-25 浏览次数:123
-
【强国复兴有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新芽:大学时光与志愿服务紧密相连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奖名单近日揭晓,我校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2届毕业生、获推免正在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陈新芽名列其中。华大四年,陈新芽曾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泉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华侨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作为第一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研究》,获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时间: 22-10-25 浏览次数:121
-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备案现场评估工作圆满完成10月20日上午,福建省文物局有关领导和福建博物院、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华侨博物院、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三明市博物馆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对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申报设立备案开展了现场评估工作。档案馆馆长、文博管理中心石慧霞主任,人类博物馆馆长、人文学院陈支平教授等参加了评估会议。专家组一行在听取人类博物馆设立备案情况汇报后,对每一个展厅、每一处展项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从展览陈列的科学性、展示手段的多样性及展厅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评估。展览参观结束后,专家组调研了藏品库房,勘验了库房环境并对库房文物时间: 22-10-25 浏览次数:121
-
翔安校区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10月17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翔安校区专场)在德旺图书馆A909会议室召开。校长助理、翔安校区管委会主任陈光,翔安校区党政管理干部代表,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后勤职工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等出席座谈会。师生代表结合各自的学习工作实际和生活经历,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和对校区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18位师生代表作重点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进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大家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123
-
我校12项成果获2022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共有12项成果获奖,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新成绩。此次获奖成果有本科教育成果10项、研究生教育成果2项。其中,《传承·传播·重塑:华文教育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创新与实践》《会通中外、并育德才:“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跨边界、全生态:华侨大学MBA培养模式创新、协同与效果涌现》3项成果获特等奖,《基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建筑类复合型人才跨境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8项成果获一等奖时间: 22-10-18 浏览次数:114
-
厦门大学两家单位荣获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与先进集体近日,厦门市总工会发文表彰2022年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和“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我校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分别喜获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与先进集体。该活动旨在表彰在推进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厦门市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的集体。其中,2022年共命名20个集体为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485个集体为厦门市“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校工会)【单位介绍】厦门大学国家传时间: 22-10-18 浏览次数:170
-
厦门大学两家单位荣获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与先进集体近日,厦门市总工会发文表彰2022年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和“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我校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分别喜获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与先进集体。该活动旨在表彰在推进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厦门市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的集体。其中,2022年共命名20个集体为厦门市“五一先锋号”优胜集体,485个集体为厦门市“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校工会)【单位介绍】厦门大学国家传时间: 22-10-18 浏览次数:119
-
我校3个课题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我校3个课题获批立项,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玉凤教授主持的“党史·党建”学科课题《央苏区人民军工发展的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和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可权教授主持的管理学科课题《基于制度与技术双重交易费用的农村信贷传导困境破解路径研究》获得一般项目立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春玲教授主持的“党史·党建”学科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百年历程和经验研究》获得西部项目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也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时间: 22-10-17 浏览次数:120
-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前期工作座谈会召开10月13日,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简称ONCE计划)启动前期工作座谈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科技部及其他在京推荐部委、福建省政府线上参会。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福建省副省长康涛、厦门市市长黄文辉、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以及推荐部委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彭平安、陈大可、谢树成以及国内共建单位的代表共同出席此次会议。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晓舟主持会议。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讲话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在会上对ONCE计划前期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强调要充分认识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对我国融入全球创时间: 22-10-17 浏览次数:113
-
《科技日报》刊发《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10月16日,《科技日报》第七版刊发深度人物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对话我校焦念志院士,聚焦“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要注重培养科研人才的跨学科思维”“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三个层次,讲述学科交叉对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意义。专访中说,“学科交叉往往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宣传部 欧阳桂莲)全文如下:【院士访谈】◎本报记者 符晓波前不久,十余时间: 22-10-17 浏览次数:149